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4)页
之时,刘皇帝便有所体悟了,对从骨子里就恋权的刘皇帝来说,这让他很愤怒,也很恐慌。于是,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,他必须得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手段,而他的选择,与那些老年英主,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
    有时候折腾,有时候嗜杀,并不是其本意如此,或许只是想要验证自己的权威性如何,只是单纯地想巩固他一言九鼎的无上权力。老而不死是为贼,就是刘皇帝如今最为真实的写照了.

    垂拱殿内,刘皇帝换了一身干衣裳,头发也被擦干用毛巾包裹着,人静静地躺在榻上,两名宫娥扇着风,老太医则满头大汗地给他诊着脉。

    两名太医,望闻问切,每人花了两刻钟,又相互论证了一番,方才谨慎地得出一个结论,云山雾绕地说了一通,表示圣躬无大碍,只需开些补药,将养一番。当然,是不能再让皇帝受刺激了,同时,陛下也不能激动.

    老生常谈罢了!对于医嘱,刘皇帝从来是想听的时候才听,比如此时,就不大想听。

    太医退下,气氛立刻从严肃转为压抑,刘皇帝闭上了眼,道:“说说吧,刘晓是怎么死的?”

    “陛下,您现在,还当以保重御体为先啊!”刘旸面露犹豫,劝道。

    “说!”刘皇帝尽量压抑着怒气,冷冷道:“儿子死了,还不让父亲知道怎么死的吗?”

    见状,刘旸无奈,偏头看向一旁的赵普,看到这老儿微微点了下头,方才叹了口气,语调悲伤地道来:“据郭良平报,十一弟自胶州港登船之后不久,身体便产生不适,至广州会师时,郭良平与刘淳曾劝他留下修养,待身体恢复之后,再行南下,十一弟不愿,固执随军南下。

    自广州出海九日后,十一弟身体日渐不爽,已不能起,郭良平本欲遣船将之送回,但突发急症,背生恶疮,吐血而亡”

    随着刘旸的汇报,刘皇帝两眼缓缓睁开了,一点泪滢自眼角渗出,虽没有老泪纵横,但丧子之痛,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“刘晓何在?”

    “据刘淳报,已经派人护送灵船返京!”刘旸道,想了想,又继续禀道:“关于十一弟之死,刘淳与都监安继昌(安守忠长子)也分别来报,所述基本一致。”

    此时殿中,还有二人,王继恩与王玄真,这二人,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进宫了,既是关心刘皇帝,也是随时听候差遣,以他们的经验,每到这等时候,刘皇帝总是用得到他们的而朝野内外的臣子中,恐怕这二人是少数真正希望刘皇帝能长命百岁的。

    听刘
第(2/4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