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3)页
,黑汗非卒灭之国。

    只是,我们求稳休整,同样也給了黑汗人调整准备的时间,一旦让他们从龟兹、巴什两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,再要灭之,届时进军的困难,同样也会增加。

    兵部支援的那批火炮,已然尝试过了,威力巨大,敌虽据天山之阻,拔达岭之险,然出其不意,还是有攻克的可能。

    良机难得,放弃实为可惜,然而,后顾之忧,又不可不虑,实在两难啊!”

    闻言,杨延昭神情不由严肃起来,看着刘旻,认真思忖少许,方才叹道:“取险,还是求稳,二则其一,如何决断,还请殿下三思!”

    刘旻顿时苦笑道:“何止三思啊!我已经是九思、十思了!”

    长舒一口气,刘旻道:“我与向德明交谈过,据他所言,供应大军至此,河西早已尽力,粮草军械,已然从关内抽调,其间损耗之巨,令人咋舌。

    为了这场战争,朝廷已经付出极大代价了,哪怕维持如今的态势,都非易事。因此,我是有心尽快结束战事,消灭黑汗是根本的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然,若要达成目标,以眼下西征大军的实力,尚有不足,不论是兵力还是供给,都是如此。而一旦扩大战事规模,那就需要西北提供更多的支持,抽调更多的军民物力。

    虽然不愿意承认,但穷兵黩武,是必须警惕了。我们拓地千里,尽复西州,但除了赫赫武功,并没有实际的收获,这千里土地人口,也难給大军提供裨益。

    何况,朝廷内部,对于西征的态度,也越发暧昧了,榆林那边叛乱未止,西北也不安定.”

    刘旻算是把他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,也体现着他此时纠结的心理,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了,着眼不只是这场战争,还要为数万将士负责,为大汉的国力损耗,为西北的治安稳定考虑。

    杨延昭沉默了,以他如今的见识,对刘旻所言,也是深有感触的。考虑片刻,杨延昭道:“殿下所言,已是十分周全,不论作何决策,我都当全力支持!”

    刘旻有些意外地看着杨延昭,这种生死相托的信任,让他有些感动,同时,也更感压力。

    抬眼望天,漆黑的夜幕间,半轮弯月也黯淡了少许,刘旻浓眉深蹙,深思几许,沉声道:“身负三军之重,我不得不为这数万将士的前途考虑!进兵之议,暂且作罢吧!”

    听刘旻这么说,杨延昭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,他既然提出求稳的建议,自然不愿意刘旻选择激进的决策。与所谓的“良机”相比,他更希望能
第(2/3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