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3)页
,态度十分恭顺,那常年尖刻的面部轮廓都多了些柔和。

    面对张德钧都关注的事情,张尽节自然也格外用心,微躬着身体,语速缓慢,吐字清晰地讲来:“儿这两日带着属下不眠不休,对当日摘花楼宴上的人一一展开调查审问,最终的线索,指向一名名叫王淞的落第考生。

    此人乃是汝州人,好交际,善舌辩,入京后,经常参与今科士子间的聚会,摘花楼当日宴间,便是他指出武济川曾拜访李大学士之事。

    儿初讯问,此人还矢口否认,诿脱是当日醉后狂言。不过,文人终究是文人,最终还是开阔了。

    据他供述,乃是南城做瓷器生意的商贾周和给他的建议。两个人本是同乡,王淞仅京参考,也有周和的资助,二者关系甚笃。

    落第之后,王淞其意难平,因熟悉徐士廉的脾性,因而趁摘花楼间气氛,混在人群中,出言挑拨,原只作尝试之举,没曾想徐士廉当真去敲登闻鼓了!”

    听张尽节的汇报,张德钧脸上始终不见多少表情,直接问道:“那个叫周和的瓷器商,又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儿得知此人之时,也在纳闷,这区区一个商贾,怎么会牵涉到科举的事情中来!”张尽节眉宇间带上了几分兴奋,道:“经儿拘问,此人也是否认!

    不过,在后续的调查中,儿发现,此人做瓷器买卖,曾与秦王府上的管事建立了关系,多有往来。儿再以此诈之,他果然上当,向儿交代,其所作所为,来自秦王府的授意......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张德钧却是脸色微变,坐不住了,直接站了起来,语带惊讶:“背后竟是亲王?”

    “基本可以肯定!”张尽节眉眼间有些雀跃。

    见其状,张德钧当即斥骂道:“亏你还有这兴奋劲儿!”

    对此,张尽节有些懵,纳罕道:“已然查出幕后指使了,父亲可以向陛下交差了啊!”

    “查到秦王头上,你是让我去请功,还是请罪啊?”张德钧责道:“你所说的这些,有证据吗?仅靠这些人的口供,能说明什么?传出去,岂不令人以为是在攀诬秦王殿下?”

    面对这一通责难,张尽节好不容易回过神来,有些委屈道:“可是,经儿调查,确实指向秦王府啊!”

    这一次,张尽节倒也没有一点折扣,皇城司搞秘密调查,虽然总有不择手段的地方,但这一次,张尽节敢拍着胸脯说,一切都是沿着线索证据展开的。

    见状,张德钧也平复了下心情,踱了几步,但很快,
第(2/3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