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3)页
幕后之人的辛酸与劳苦,北伐议功,榜上无名,但朕可记得你的功绩!”刘皇帝肯定地说道:“也该当予以犒赏!这样,徐熙此番送到你府上的礼物,朕做主了,直接转赐与你,以兹嘉奖,再接再砺!”

    “朕的宰相,岂是些许黄白之物,就能动摇的!”刘皇帝又补了一句,意味深长:“朕自有犒赏!”

    闻言,赵普略感纳罕,但双目中闪过一抹深思,很快反应过来,拱手道:“臣拜谢陛下恩典!”

    同时,在他眼神深处,也有少许的感激之情。赵普是个多智明理的人,也知道当下自己的处境,可以说,他是大汉历任宰相之中,根基名望最浅,而面临阻碍最大的一员。

    而徐熙献媚,这种事情,也是最容易引人攻讦,被人拿来做文章的,哪怕他处置得及时,也难免惹上几分骚。

    但是刘皇帝以此施赏,则不只是为了犒赏,更是为了给他站台背书,让别人息了用此事对付他的可能,甚至于,今后诸如此类的手段,在刘皇帝这里都难以打击到赵普了。

    一个态度,就能为赵普避免许多无谓的攻讦,减轻其压力了。与刘皇帝交换了一下眼神,只觉是如此明亮,如此温和,赵普属实有些感动。

    当然,这份感动也只是一刹那的事,很快就恢复了平日的深沉。稍加考虑,赵普主动推拒:“臣感激涕零!然,臣不敢受赏,还望陛下收回成命!”

    不待刘皇帝发问,赵普便解释道:“诸部司衙,臣僚职吏众多,未尝有不尽力者,臣薄有苦劳,又岂敢独揽功劳,忝受赏赐!”

    “天子的赏赐,岂有收回的道理!”闻之,刘皇帝微微一笑,目带深意地看着赵普:“不过,赵卿所虑,也不无道理,朕自然不会厚此薄彼。对于内外臣工,辛苦尽职者,也该有鼓励。

    听闻此番徐熙进京,携带有大量贡资,既然同意议和,朕就照单受纳了。不需收入内帑,也不必上缴国库,朕再从内帑拿一部分钱帛,合在一起,赏赐职吏,以示慰劳。”

    听刘皇帝这么说,赵普再度起身,道:“臣代诸职掌者,拜谢陛下恩泽!”

    “至于具体的授赏名单,就由赵卿主持拟定吧!”刘皇帝又补了一句。

    闻言,赵普心头一动,应道:“是!”

    老脸之上,难以掩饰心头的惊讶,皇帝这是要做什么,赵普心中闪过一抹疑问?赵普自认如今自己的权力不小了,可以说是历任首相实权最重的人,刘皇帝此举,似乎又是给他一个施恩群臣,收买人心的机会。


第(2/3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