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4)页
所作不成?

    不应该啊……

    他和皇帝初见于绛郡,接触不算多,后来入长安当了吏部尚书之后,才算真正走到了皇帝面前。

    以他的眼光,皇帝的文化底蕴瞒不过他。

    即便当年在郡城城头,皇帝写下了一首从军行并很快传唱开来,他也不认为自己看错了什么。

    皇帝起于边塞,当初只一小卒而已,就算天赋异禀,也不足以写出从军行,潼关怀古,青玉案那样的名篇佳作,估计是由旁人代笔,适时而出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。

    文人若是如此,实乃卑污之行,就算不能坐实,也会受到众人的口诛笔伐,尤其是高官们更要注意,与自己人设不同,最好不要强行为之,那会在适当的时候成为政敌攻讦的借口。

    可如果换做是皇帝,那就很正常了。

    偶尔为之,谁也不敢挑皇帝的毛病,佯作不知才是为官之道,如果有谁敢跳出来说皇帝抄袭,那肯定是活的不耐烦了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潜规则,古之帝王大多不能免俗,除了几个异数之外……嗯,有诗才的皇帝,那绝对是天下人的噩梦。

    可当今皇帝就是这么独特,裴世清觉得如果是神人托梦的话,解释起来应该会更合理一些吧?

    子不语怪力乱神,裴世清是正经的读书人,会想到神人托梦之说,说明他已经懵了。

    静寂当中,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涌动,想要破土而出。

    裴世恒先看了看自家堂兄,然后正了正本就已经非常标准的坐姿,缓缓开口道:“还请陛下明示,何以为天地立心。”

    这是文人对答,争辩的最标准的开场白,有请教之意,却也埋藏着随时进行辩驳的情绪,只不过他面对的是皇帝,所以微微俯首,做出聆听教诲的姿态。

    不过当世的读书人和后来的到底有很大不同,他们的忠君思想没那么浓厚,他们也不是纯粹的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只一心苦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之人。

    他们还有另外一层身份,贵族,在他们的教育体系当中,除了读书进学之外,还要学习弓马,其强悍之处是后来的读书人所不能及的。

    出将入相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,裴氏子弟出外领兵作战的不在少数,比如说如今领兵于雁门的裴行俨。

    他出于裴氏中眷房,世居洛阳,他的父亲裴仁基更是隋末上将之一,父子二人转战河南河北,功勋颇著,你能把他们当做是单纯的读书人吗?

    这
第(2/4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