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5)页
着个伽蓝公主呢。

    对于突厥,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,这一下打的它太疼,而义成公主没有抢到汗位,那就不用说了,新的汗王上任,没有比李破更好的立威对象了。

    这么一想,放松的差不多了的李破,终于开始认真的盘算起了来年的事情。

    所谓未雨绸缪,战争这东西,不能等事到临头,再来想对策,以最糟糕的形势,来做最充分的准备。

    相比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政务,李破的战争哲学,相比之下显得更加的系统化。

    想到战事,他的脑筋不由自主的便灵活了起来。

    与其腹背受敌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

    占据晋阳之后,他对李唐算是彻底失去了最后一点忌惮之意,显然,先下手的话,就只能是离着更近的唐军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些,他反而不那么着急去晋阳了,晋阳那里肯定有一大堆糟烂事儿等着他,静不下心来,所以他继续留在了雁门,认真的思索着来年的战争。

    而当王庆从楼烦回到雁门,封赏的事情也就放在了李破的面前。

    打了半年的仗,有功将士都在等着封赏,准备过个好年呢。

    这事李破想过,已经有了些主意,李碧的提议和他想的其实不谋而合,是到该建立军府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别看军府制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,可在封赏有功将士上面,却有着非常大的空间,容纳性相当的不错。

    其实更好的出路是爵位,可李破现在别说称帝了,连称王的打算都没有,他总觉着不是时候,份量太轻,弄个什么王之类的称呼,不啻于沐猴而冠,显得有些可笑。

    他这种想法,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那些反王们的轻蔑。

    什么长乐王,西楚霸王,顺风王,漫天王的,怎么听都带着一股开玩笑的味道。

    要是有人敢给他弄个这样的称号,他一定让那人后悔生出来。

    当然,建立军府也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用太费劲的地方在于,从西魏八柱国时代开始,延续至今,府兵制已经极为完善,不用怎么去修改了。

    当年,西魏宇文泰设八府,以关陇乡兵充之,一举奠定了关西军事门阀的根基。

    而到了隋文帝杨坚年间,杨坚更进一步,大举解除鲜卑贵族兵权,恢复汉姓,以府兵入民籍,在册人口于是激增,顺便又减少了割据之祸的威胁。

    也就说这个时候,扎根于户籍之上的府兵制,终于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,让大隋
第(2/5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